最新动态
当前位置 : 首页 > 正文

全面开展对大英图书馆所藏中文古籍的整理与文献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8-09-25 浏览次数: 作者:

微信图片_20180925193619.jpg

王承略,男,1966年生,山东诸城人,文学博士。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师从王绍曾、董治安两位先生,致力于先秦两汉文史文献、古典目录版本学、《诗经》学、子学等学术领域的研究。任《两汉全书》副主编,主编《二十五史艺文经籍志考补萃编》《儒藏精华编》经部诗类、《子海精华编》《汉籍与汉学》。有《诗毛氏传疏》(古籍整理)、《李焘学行诗文辑考》等著作30多种。“大英图书馆所藏中文古籍的整理与文献学研究”课题首席专家。

近日,教育部重大委托项目“大英图书馆所藏中文古籍的整理与文献学研究”在山东青岛举行开题报告会。就课题立项以来的进展情况等问题,该课题首席专家、山东大学教授王承略接受了中国社会科学网记者的采访。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大英图书馆所藏中文古籍的整理与文献学研究”这项课题申报、立项的缘起?

王承略:大英图书馆(British Library),即英国国家图书馆,继承了大英博物馆、印度事务部图书馆两家旧藏。目前,大英图书馆所藏中文古籍(简称“汉籍”)有20000余种,其中敦煌专藏14000种、刻本6000余种、稿抄本700余种,主要收藏在印度事务部图书档案馆和东方收藏部。此外,英国收藏汉籍的重要单位还有:牛津大学博德利图书馆,藏汉籍约2万册(硬精装,平均每4册为一部汉籍),约5000部;剑桥大学图书馆1.6万册(硬精装,平均每4册为一部汉籍),约4000部;剑桥大学李约瑟研究所藏汉籍约0.7万册,约900种;伦敦大学亚非学院藏汉籍约1万册(硬精装,平均每4册为一部汉籍),约2500种。另外尚有数处汉籍收藏机构。以上统计,英国所藏汉籍总量约2万部。依托“全球汉籍合璧工程”,山东大学与大英图书馆已经开展了大量合作,并签订了合作意向书和许可证协议。

记者:在课题开展之前,学界对大英图书馆所藏汉籍有哪些研究?

王承略:虽然学界对大英图书馆所藏汉籍给予了较多的关注,特别在敦煌文献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需要研究的问题还有很多;从读者了解大英图书馆所藏汉籍基本情况的角度来看,目前缺少对大英图书馆所藏汉籍的系统清理、准确著录、正式刊布的编目成果;从完善国内缺藏汉籍文献的角度来看,尚需对大英图书馆所藏汉籍作穷尽式核查,寻找出国内缺藏的文献、重要的版本以及珍贵的名家批校本。从大英图书馆所藏汉籍的文献整理工作来看,目前重点仍在影印方面,缺少利用古籍整理的方法,通过点校、版本汇校、考证等方法对大英图书馆所藏重要汉籍的深入整理研究工作;从大英图书馆所藏汉籍专题研究的角度看,目前仍停留在介绍、叙录、述要阶段,在研究广度和深度上都有许多可开拓的余地;从大英图书馆所藏汉籍的整体研究角度看,国内外学者对大英图书馆所藏汉籍的整理研究,多是着眼于某些具体典籍或个别专题,至于对大英图书馆所藏汉籍的总体状况及其学术文化价值,尚缺乏系统的研究。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该课题总体研究框架包含哪些内容?

王承略:课题组计划在完成大英图书馆所藏汉籍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遴选出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版本价值的汉籍,通过整理、校勘、考证等,将大英图书馆所藏汉籍中的精华部分呈现给读者;编制《大英图书馆所藏汉籍稿抄本书志》,并且进行专题研究,便于读者了解、利用这批稿抄本;以大英图书馆所藏汉籍来源为切入点,从汉籍传播的视角探寻汉籍在英国的传播以及对中英文化交流产生的影响。子课题包括:一是国内缺藏汉籍的整理与研究,即对大英图书馆所藏汉籍中学术价值高,同时又罕见的典籍版本,或重要的名家批校批注本,进行整理或做专书的具体研究。本子课题立足于大英图书馆所藏全部汉籍,精心选择国内缺藏的、具有重要学术意义的典籍,进行深加工整理,发掘大英图书馆所藏重要汉籍版本的学术价值,为古典学术研究提供新的资料。以大英图书馆所藏汉籍中国内业已失传的典籍、大英图书馆所藏汉籍中国内缺失的版本、大英图书馆所藏汉籍中十分珍贵的名家批注批校本为甄选标准。从已经复制回来的稿抄本中,根据山东大学“全球汉籍合璧工程”专家委员会讨论,选择Add.16314《借树山房诗草》十四卷(清)陈庆槐撰稿本、Or.6971《玉说》(清)唐荣祚撰稿本、Or.11691《福次咸诗草》一卷(清)福次咸撰 稿本这3种为第一批整理书目。下一步,课题组将继续派遣具有古籍普查编目工作经验的人员前往大英图书馆,对6000余种刻本汉籍进行实地调查目验,从中选取国内缺藏、稀见的版本,在充分讨论其学术价值以后,予以整理。其具体书目尚待充分调查论证之后最终确定。子课题二为大英图书馆所藏汉籍稿抄本专题研究。大英图书馆藏有700余种汉籍稿抄本,大多数具有唯一性,是国内缺藏的,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但是,其中的信札、舆图、公文等,不在本课题文献整理的范围之内,无法一一按照古籍整理的规范予以整理。为了弥补这个缺憾,同时也为了让广大学者了解这批珍贵的资料,课题组决定在目验原本的同时,为每一种稿抄本撰写“书志”,最终编纂为《大英图书馆所藏汉籍稿抄本书志》,为学界提供准确的基础性资料,便于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获取大英图书馆所藏稿抄本的信息。同时,我们也根据大英图书馆所藏汉籍稿抄本文献的内容,进行专题研究。子课题三为大英图书馆所藏汉籍的文献学研究。大英图书馆所藏汉籍的来源多种多样,来自传教士、军人、外交官、商人,甚至是从未到过中国的英国收藏家,其收藏种类也不同。例如早期的收藏更着重于中国语言、日常生活类的书籍和画像,后期的收藏则趋向于小说、思想类书籍。通过考察这些汉籍是如何在英国流布,如何入藏大英图书馆,可以探求汉籍在英国对中英文化交流所发挥的作用。针对大英图书馆所藏汉籍在英国的流布和作用、影响,对英国学者整理研究汉籍的方法和视角、独特的思维方式等进行国际文化交流层面的关照,对他们的的重要著作和成果予以关注等,都属于本子课题的研究范围。

记者:该课题目前进展情况如何,取得了哪些初步成果?

王承略:首先是获得山东省社科规划办立项支持,“《福次咸诗草》整理研究”获得2017年山东省社科规划一般项目(17CWTJ26);“陈庆槐《借树山房诗草》(稿本)整理”获得2017年山东省社科规划一般项目(17CWTJ22)。此外,《大英图书馆所藏汉籍稿抄本书志》已初步完稿,预计2018年底2019年初出版。 同时,由于缺乏相关目录,目前我们对大英图书馆所藏汉籍(尤其是刻本)的了解并不全面,在遴选国内缺藏、稀见的版本且有学术和整理价值的古籍时,有一定的困难。只有通过实地目验,摸清大英图书馆的馆藏现状,才能有针对性地展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