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当前位置 : 首页 > 正文

讲座回顾|倪豪士:初探吴太伯奔吴

发布时间:2024-07-11 浏览次数: 作者:武文杰

2024年7月9日上午,由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汉籍与汉学》编辑部、《汉籍知新》编辑部联合主办的“尼山国学大讲堂”系列讲座第六十讲,在理综楼413教室举行。讲座题目为“初探吴太伯奔吴(Wu Taibo Fleeing to Wu: Some Preliminary Thoughts)”,由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东亚语言文学系霍尔斯特·斯科姆讲座教授倪豪士(William H. Nienhauser, Jr..,1943-)主讲。儒学高等研究院聂济冬教授主持。儒学高等研究院、文学院师生及校外人士30余人现场参与。

讲座伊始,倪豪士教授首先以《史记·吴太伯世家》《史记·周本纪》为立足点,讲述吴太伯为让位于季历而逃往荆蛮建立吴国的基本概况。紧接着,倪豪士教授运用传统训诂学的方法解释“荆蛮”乃吴越之地的含义以及“吴太伯”名称的由来。

随后又列举《左传·僖公五年》有关宫之奇劝谏虞君的记载,“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大伯不从,是以不嗣。”显然宫之奇认为,太伯、虞仲就是虞国的先公。进一步结合顾炎武、杨伯峻对于“不从”之意的注解,意为太伯不跟从古公亶父,因此未让其继承王位。再者,1954年周康王时期的宜侯夨簋在江苏镇江出土,该簋铭文记载了周康王将“虞侯”改封到宜国的史事,而“宜”“吴”古音相近,宜国应为东周吴国的前身。之后引用顾炎武、杨宽、王玉哲的考证,“吴”“虞”相通,最初的吴国其实就是春秋时期的山西虞国(今山西平陆县),之后才建立的支系江南吴国。倪豪士教授指出,上述材料与观点与《史记》中先建立吴国再分封虞国和吴太伯主动“让”国的节义之举的记载构成了鲜明矛盾,不排除司马迁出于“教化世人”的目的而采用“太伯让国奔吴”的历史叙事,真实情况如何仍有待深入探索。

在与同学交流环节中,大家踊跃发言,分别用汉语、英语就《史记》编撰、经典阅读、《史记》与其它材料记载相矛盾等相关问题进行提问,倪豪士教授均一一给予耐心细致的解答。在回答同学问题时,倪豪士教授强调他的《史记》翻译是学术性的翻译,不是一般的大众读物,他要揭示、展现司马迁的写法、用意。而且,他还对“翻译本身就是一种研究”的观点进行阐发,认为翻译要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扎实的学术功力,是通过译者对具体字词把握、理解,实现文本转换、思想接受。并介绍了他本人的《史记》工作坊的运行机制和工作方式。

聂济冬教授对讲座内容进行了总结,认为倪豪士教授兼有译者和研究者的双重身份,他对于《史记·吴太伯世家》《周本纪》中的异文、特殊字的笔法十分敏感,注意挖掘《诗经》《尚书》《左传》《逸周书》《穆天子传》等典籍中的互文材料。擅长类比、对比分析和文本细读精研方法。倪教授常能在我们习以为常的细微之处发现问题,还能结合西方新批评、形式主义批评、结构主义等理论与方法对《吴太伯世家》的世系和该篇司马迁“让”的主题作深入阐释,学术功力扎实。

倪豪士教授的《史记》翻译,是一种学术性翻译,又是一种适合西方人思维方式和阅读习惯的中国典籍的翻译,融通了东西文化趣味,有着独特的研究视角与方法,对东西方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具有重要意义。讲座在大家数次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