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当前位置 : 首页 > 正文

《钱曾怡文集》出版发布会暨方言学科建设研讨会圆满举办

发布时间:2025-04-25 浏览次数: 作者:

汇集著名方言学家钱曾怡先生60多年学术成果的《钱曾怡文集》(十卷)近日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2025年4月20日上午,“《钱曾怡文集》出版发布会暨方言学科建设研讨会”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举行。山东大学常务副校长吴臻教授出席发布会并致辞。会议由山东大学《文史哲》杂志主编、文学院讲席教授杜泽逊主持。来自国内外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四十多名学者出席了这次会议。

吴臻在致辞中对《钱曾怡文集》出版表示祝贺,他指出,钱曾怡先生在方言领域辛勤耕耘近70年,著作等身、成就卓著,在汉语方言研究领域做出了开拓性贡献。同时,先生以生为本,桃李天下,所带学生大多成为全国方言领域的知名专家和骨干力量,这是山东大学“为天下储人才”的生动见证,更是学校百廿基业、永续发展的最大底气!山东大学文学院院长黄发有教授在致辞中强调,文集不仅是个人学术成就的集大成,更是山大方言学科发展历程的缩影。他也深情回忆了钱先生对后辈学者的关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代表回顾了文集的编辑出版过程,特别指出了文集出版的学术价值。

现场播放了钱曾怡先生的专题视频,生动展现了钱先生扎根齐鲁大地六十余载的治学和教学历程。

文集整理组组长张树铮教授介绍了文集的整理过程和文集的基本情况。全国汉语方言学会会长沈明研究员高度评价了钱先生60多年来对学术的贡献、对汉语方言学界历次重大活动的贡献和培育人才方面的特点。

钱曾怡先生在线参加了会议,并由她的女儿董海元代读了书面致谢,表达了对文集出版有关各方的感谢和对学界同仁的殷切期许。

在庄重的红色帷幕揭开的瞬间,大家一同见证钱曾怡先生的智慧结晶——装帧典雅的《钱曾怡文集》正式面世,并以热烈的掌声表示祝贺。

与《钱曾怡文集》出版发布会同时进行的还有方言学科建设研讨会。研讨会通过学术研讨、主题交流等形式,隆重推介《钱曾怡文集》、系统梳理钱先生治学思想,深入探讨方言学科发展路径。中国语言资源保护研究中心主任、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语言大学曹志耘教授,新加坡社科大学中文部主任罗福腾教授,日本神户市外国语大学教授太田斋,中国语言学会副会长、陕西师范大学邢向东教授,南方科技大学李蓝教授等来自国内外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三十多名学者参加了研讨会。

研讨会分两个环节进行。4月19日下午于知新楼A620报告厅举行方言学科建设研讨会(一),上半场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刘祥柏教授主持,四位学者呈现了方言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日本神户市外国语大学太田斋教授以《再谈博山方言的儿化》为题,重新分析了博山方言儿化变韵的演变轨迹。新加坡社科大学罗福腾教授结合钱先生倡议并主持的首届官话方言国际学术讨论会,回顾了钱先生在推动官话方言研究中的突出贡献。北京语言大学曹志耘教授深入剖析上世纪早期“歌谣运动”与现代汉语方言学启动的关系,揭示两者的渊源与分野。南方科技大学李蓝教授对“方言处理系统南科新一版”的改进和新增功能做了说明,其科学而高效的性能引起大家极大兴趣。

下半场研讨会在李蓝教授的主持下展开更富理论深度的探讨。北京语言大学赵日新教授分析了“浮游调”的概念及其在方言中的承载状况,引发对声调本质的理论反思。山东大学刘娟教授基于语音实验数据,揭示了山东方言降升调的变异规律。陕西师范大学邢向东教授讨论了“共时音变固化”的研究方法,为方言音变、方言本字考释等提供了新方法。杭州师范大学孙宜志教授通过古全浊入声字层次分析,论证了江淮官话黄孝方言的形成问题。中国海洋大学傅根清教授通过对李洣诸多笔名的破解,解析作家笔名中蕴含的语言和文化信息。两场研讨共完成9场主题报告,现场提问交流热烈而深入,既有微观的语言现象剖析,又有宏观的学科体系构建思考,充分体现方言学研究的学术活力。

20日上午,在《钱曾怡文集》出版发布会之后举行了方言学科建设研讨会(二)。在张树铮教授的主持下,二十余位学者通过亲身感受回顾了钱曾怡先生的治学之道、育才之道和人格魅力,以及对方言学科建设、方言人才培养的启发。多位弟子提及先生“重实证、精描写”的治学理念对后学的深远影响。钱先生“甘坐冷板凳”的学术定力与“方言保护守望者”的人文情怀,为当代学人树立了精神坐标。杜泽逊教授介绍了设立山大中文专刊项目、出版老一代学者文集的背景和意义,以及出版状况。张树铮教授最后总结这次会议最大的特点是内容丰富和充满温情,而钱先生的言传身教树立了光辉的榜样,这次会议一定能够为方言学科的发展提供新的助力。

《钱曾怡文集》的出版,不仅为学术史研究提供了珍贵文献,更将激励后学在守正创新中续写中国方言学的新篇章,在笃行致远中传承学术研究的精神风范。本次学术活动围绕着钱曾怡先生的学术贡献、教书育人的思想和实践,交流了对方言学科发展的看法,并提出了若干新的努力方向。会议彰显了山东大学作为汉语方言研究重镇的学术担当,也彰显了山大中文学科作为一流学科的丰厚底蕴。在紧凑充实的议程中,老中青三代学者共同绘制了方言学科发展的新蓝图,以实际行动践行“把冷门绝学传承好、把学科体系发展好”的时代使命。

下一条: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