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悉知,根据《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集刊)遴选办法》,《汉籍与汉学》再次入选CSSCI(2025-2026)收录集刊。这是《汉籍与汉学》自创刊以来第3次入选CSSCI收录集刊。

《汉籍与汉学》是由山东大学国际汉学研究中心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自2017年10月创刊至今,《汉籍与汉学》已出版18期,在学术界取得了一定的影响力。刊物每期设置有“汉籍研究”“汉学研究”“文史研究”“海外访书记”等板块,内容主要涉及海内外有关中国古典学术与古代典籍的研究,范围较为广泛。
近年来,《汉籍与汉学》办刊质量和学术影响不断提升,已经3次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被《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集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年)》收录,被“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全文收录,并多次荣获华东地区优秀哲学社会科学图书奖,北方十五省、市、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图书奖。
本次入选CSSCI(2025—2026)收录集刊,对于《汉籍与汉学》编辑部而言是一种鼓励,我们将继续通过扎实的努力,使《汉籍与汉学》成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推动海内外中国古典学研究与交流的学术平台。在此,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汉籍与汉学》的专家、学者及各位同仁表达衷心的感谢!请各位学界同仁继续予以支持,让我们携手前行,共同进步!
附《汉籍与汉学》稿约:
一、征稿范围
关于中国古典学、古代典籍和海外汉籍与汉学研究的学术论文。
二、来稿要求
1.来稿须是未经发表的学术论文,来稿篇幅控制在1万到1.5万字为宜,特约文稿不在此例。要求学术观点新颖,客观审慎,论据充足,论证严密,文字通达,资料可靠,能及时反映所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
2.本刊使用规范简体字。标题采用宋体四号字。正文采用宋体五号字,一倍行距,A4纸打印。按照标题、作者姓名、中英文内容摘要(200字左右)、中英文关键词(3-5个)、正文的顺序排列。引文一律采用页下注的形式,注释码用阿拉伯数字①②③④……表示,每页重新编号,要求引文准确,并按照“作者、译者、校注者:书名,版本,页码”的顺序注明出处即:【朝代】或(国别)作者,书名,出版社,出版年,页码。
3.本刊采用匿名审稿制。来稿可将电子文本投递至本刊电子信箱。于正文第一页页下注中附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月、工作单位、职称职务、研究方向)、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来稿请勿投寄个人。
4、来稿文责自负。
三、其他
1.编辑部有权对拟采用的稿件做适当修改,如不同意,请在来稿首页予以注明。
2.编辑部有权将刊发文稿在“全球汉籍合璧工程”相关网站、数据库、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公开,如不同意,请在来稿中予以注明。
3.本刊已许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在中国知网及其系列数据库产品中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作者著作权使用费和本刊稿酬一次性给付。如不同意,请在来稿中予以注明。
4.来稿中若无特别说明,即被视为同意编辑部上述声明。
5.自投稿日起3个月内未接到用稿通知者,可自行处理。来稿不退,敬请谅解。
四、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山大南路27号山东大学中心校区国际汉学研究中心
邮政编码:250100 电话:(86)-0531-88363848
电子信箱:hanjiyuhanxu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