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当前位置 : 首页 > 正文

山东大学校长樊丽明:山大打造服务山东的高校样版

发布时间:2019-03-10 浏览次数: 作者: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大学校长樊丽明

“山东大学正在谋划打造服务山东发展的‘山大系’品牌”,住鲁全国人大代表、山东大学校长樊丽明全国两会期间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面对山东正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山东大学担当作为,在去年全面服务山东的基础上,正整合山大资源,挖掘全校的智慧和力量全力服务山东。

服务山东

挖掘学校资源,打造“山大系”品牌

需求导向,是山大服务山东的出发点、落脚点。去年6月,山东大学专门制定进一步推进服务山东工作的实施意见,对接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坚持“全球视野、国际标准、山大特色”,为山东发展提供个性化、精准化、订单式服务。并提出了服务山东“十大计划”:一是实施服务重点行业、区域重点企业计划; 二是实施服务能力提升计划; 三是实施学科专业转型升级与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计划; 四是实施平台智库建设计划; 五是实施科研支撑引领计划;六是实施科技成果转化计划;七是实施山大校友“聚创齐鲁”计划;八是实施校属企业服务山东计划;九是实施山大资源汇聚山东计划;十是实施驻外研究院服务山东计划。

樊丽明介绍,针对“十大计划”,山大正整合学校各种资源,发动全校一起来贡献智慧和力量,来打造一个整体的服务济南、青岛、威海,服务山东发展的“山大系”品牌。比如谋划“山大校企系”,通过多个上市公司,让更多来自山大教授的技术实现转化落地;谋划“山大校友系”,高擎山大校友“聚创齐鲁”的旗帜,号召广大山大校友带着技术、带着责任、带着真心到济南来、到山东来,一起来助力济南和山东的发展; 除此之外,还有“山大基教系”“齐鲁医疗系”以及多达65000多人的宝贵的在校生资源等等。

“山大由大到强的历史性转变,一定是在山东由大到强历史性转变中实现。”樊丽明说,“我们将带着真心、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全力推动山大与山东发展同频共振、同向发力,争创服务山东发展的‘山大系’品牌。”

校地联手,积极打造服务山东平台

在挖掘学校资源的同时,山东大学积极开展与山东省、市联手,打造服务山东平台。聚焦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十大产业”,签约建设30余个产学研合作平台,加强与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卫生健康委、省经信委等部门的联系互动,推动精品旅游产业专家智库、医养健康产业智库、新材料行业协会落户山大,24人入选山东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十强产业”智库首批专家。与省科技厅、济南市共同成立山东工业技术研究院,以加速高端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引领行业创新、产业创新。

积极推进与济青烟“三核”的合作,不断强化与潍坊、淄博、德州、临沂、日照、莱芜、滨州等地市以及东平县、滕州市、新泰市等县区市的沟通,以共建专业研究院等平台的形式加强校地合作,实现多赢。面向当地主导产业,积极探索与地方政府建设联合研究转化机构,大力推进人才、项目、技术、资本和创业服务机构聚集,推进成果研发和转移孵化,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新兴产业集群,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禹城模式”“齐河模式”。

校企合作,构建产教融合良好生态

山东大学积极开辟与兖矿集团、京博控股、水发集团、山东黄金、山钢集团、鲁信集团等行业龙头企业的对接合作,争取重点项目突破、重大额度资金支持,适时推动建立校企密切合作关系。积极深化与潍柴动力、玲珑集团、山东能源、山东高速、齐鲁交通、山东电力等单位的全方位合作,持续推进人员交流、科研攻关、人才培养等方面实质性合作。山大地纬、山大电力、山东奥太、山大华特、山大鸥玛等校属企业在各自领域也已成为服务山东发展的中流砥柱。在推进校企合作的同时,积极联手上海交大、上海财大、中国军事科学院等共同服务山东。

基础教育

打造基础教育样板,加速服务山东

在基础教育方面,依托百年山大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教育资源,山东大学成立了基础教育集团,正加速服务山东。众所周知,山东大学附属中学的基础教育教学质量已被广泛认可。山大基础教育集团与济南市历下区合办的山大辅仁学校也反响较好,据悉,去年7月,济南市历下区再次与山大签约,双方继续合作山大辅仁学校,将山大辅仁学校办成基础教育领域的新样板。

其实,山东大学基础教育集团在各地建设的中小学普遍受到当地的好评。截至目前,山东山大基础教育集团所属学校有:山东大学附属中学(九年一贯制),山大辅仁学校(九年一贯制),山大附中奥体中路学校(九年一贯制),山大附中实验学校(菏泽,十二年一贯制),山东大学实验学校(青岛,十二年一贯制),山大附中永锋实验学校(德州,九年一贯制),山大附中济南高新区凤凰路学校(九年一贯制)。

储才天下

注重培养本科生创新创业能力

“大学是人才资源高地,没有人才支撑,服务山东就是一句空话。”樊丽明介绍,一进山东大学中心校区的大门就会看到山东大学的办学宗旨,“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

人才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山东大学经过多年的建设与优化,逐渐形成了以政策为保障,以课程为基础,以平台为依托,以学科竞赛为引导,以创新学分、创新奖学金为激励,以实验室开放为补充,以“一个目标、两个加强、三支队伍、四个平台、多个层次”为特征的多维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以明显提升本科生整体的自主学习能力、学术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同时,山大统筹校内外资源,规划打造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一街、一园、一平台”三大功能区,包括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创客一条街和创业孵化园,并依托这些功能区支持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开展创新创业竞赛,让更多学生有机会参与创新创业实践,培养他们的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依托校内各学科实验教学中心,建设面向全校或学科大类的校级大学生创新训练和竞赛平台,承担训练、竞赛和创新创业课程建设等任务;依托学院,通过开放科研和教学实验室使更多学生有机会参与创新活动,从而形成校级、院级相结合,系统完整、功能多样的大学生创新训练和竞赛平台体系,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提供有力的支撑。

文化引领

实施“人文社科振兴计划”

山东大学身处齐鲁大地、孔孟之乡,居于儒家文化发源地,山大以“文史见长”,上世纪30年代,闻一多、梁实秋、杨振声、老舍、沈从文等为代表的文学巨匠在文学史上谱写过华美的山大篇章;以杨向奎、童书业、张维华、赵俪生等“八马同槽”为旗帜的历史学,使她成为海内外瞩目的文史研究重镇。

今天的山大,正努力发挥“文史见长”优势,积极振兴儒学,已经举办了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世界儒学大会、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等领风气之先的顶尖学术活动,为山东文化强省建设贡献山大力量。

樊丽明介绍,在山东大学2019年需要落实的重点工作中明确:切实强化文化引领,加快建设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具代表性大学。在2018年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的报告中,山东大学还提出实施“人文社科振兴计划”。弘扬“文史见长”传统,推进以古文、古史、古哲、古籍为标志的中国古典学术研究,建设国家急需、特色鲜明、制度创新、引领发展的新型高端智库,全面提升人文社科学术原创能力、思想引领能力、学术话语体系构建与传播能力、国际学术影响力,创建知名学术品牌,培育“山大学派”,打造人文社科学术重镇和原创思想策源地,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发挥山大作用。去年12月11日,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联合发函,正式将“全球汉籍合璧工程”作为国家重点文化工程列入“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同时通过了《“全球汉籍合璧工程”实施方案》。山东大学讲席教授郑杰文任工程首席专家。山东大学将切实担负起工程实施主体的责任,全力以赴推进“合璧工程”实施,确保工程成果在传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展现更大作为。


(来自山东商报)